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有关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

时间:2022-01-06 16:35:32 浏览量:

关于制订(修订)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各系部: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为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及市场需求,将教学改革成果进一步固化在人才培养模式之中,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及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重新制订(修订)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必须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自觉遵循高职教育规律,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二)基本要求

高职毕业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三、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要广泛开展社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要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主动适应用人部门对人才的需求,大力推行“订单式”办学模式,培养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强创新能力、掌握熟练技能的新兴技能型人才,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统一公共基础课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

1

关系。要注重学生德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学工作的整体优化,切实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要更加强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通过课程教学加强教书育人工作。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不仅从专业教学的需要考虑,而且应当着眼于学生思想、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要保证学生具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

(三)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超前性

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是核心。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实用性,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使学生适应现代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精心安排,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验、实习、实训的时间和内容,减少附设于理论课的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各专业要保证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各类实践环节,精心安排实践环节,使学生受到足够的实践训练。实训课程一般应单独设置,以利于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实践实训人才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行业技能考核要求来制定,要求学生考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五)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开拓创新

要坚持教育创新,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产学结合是培养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基本途径,人才培养方案应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参与,共同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特点协调妥善安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经专业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

(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各专业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充分展示和发挥其特长的环境和条件。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七)从实际出发,努力办出特色

在遵循上述原则基础上,各专业应从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高职特色。即使在同一专业,也可根据生源情况的不同,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

2

关于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五、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有关说明

(一)周数分配

专业修业年限为三年。1~6学期每学期教育活动周分别为20、20、20、20、20、16周,其中,第1学期包含新生入学教育及军训2周;1~5学期的复习考试分别为2周。

(二)总学时及周学时控制

教学总课时应控制在2400~260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总学时(包括理论教学和课内实践教学)一般为1600~1800学时;理论教学周学时一般为24~26学时;所有专业除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外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在前5学期内完成,第6学期不安排课堂理论教学,集中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可采取岗前实训、

3

毕业综合训练、职业技能鉴定、专业培训等形式进行;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比例要在50%以上(不包括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军训、公益劳动等)。

(三)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和基础,要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入手。

1、必须要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是生产一线的流水作业工,更注重于技术管理工作;应是岗位群,不是具体工种”,“课程是针对岗位而开设,脱离实际的课程应撤掉”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把这一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贯穿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2、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和手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的改革。

(1)要重点开展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构建具有行业特色和高职教育特色、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突出实践与操作能力的课程体系。

要重视课程之间的前后顺序关系,课程名称要规范,不要开设脱离实际的课程。

(2)认真参考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设置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避免和消除专业之间课程设置相似或类同现象,开拓优质宽松的课程模块平台,建设各专业群的精品课程。

同一大类专业的相同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应大体一致,要突出各专业的特点。

(3)进一步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各专业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根据国家职业分类标准整合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把证书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实现学历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的衔接和突出就业导向。

各专业要明确学生必须获得与专业核心能力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条件的专业可安排学生选考高级工、技师等高技能职业资格证书。

(4)课程改革工作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体质健康达标率、职业技能证书取证率等,均要达到各类评估要求的标准。同时,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四)毕业合格标准

学生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学习与训练,各科成绩合格并取得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方能取得毕业资格。

六、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

4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招生对象、学制与学历、就业面向、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证书、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一)必修课程

1、公共基础课

包括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原则上全校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课时、统一考试。

(1)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照教育部、中宣部规定的总学时安排教学,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由思政部负责制订计划,认真落实;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安排在第1学期开设,共48学时;概论安排在第2学期开设,共72学时;形势与政策安排4个学期,每学期16学时,共64学时。

(2)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安排在第1学期完成,共60学时(其中讲课300学时,上机实验30学时);计算机语言安排在第2学期进行,计算机专业90学时(其中讲课60学时,上机实验30学时),非计算机专业70学时(其中上机实验30学时,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10学时),各系根据专业需求确定开设语言。

(3)大学英语:安排在第1至第2学期完成,第1学期60学时(其中听力16学时),第2学期70学时(其中听力16学时,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辅导10学时)。第3或第4学期开设36学时专业英语课。

(4)体育:安排在第1、2学期完成,共60学时,按每周2学时安排。

(5)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共38学时,其中,第2学期8学时、第3学期10学时分散进行,第4、5学期各安排10学时。

2、专业基础课

各专业必须开设基础理论课程。其中:高等数学为各专业必修课程,工科类专业(高等数学)为120学时,文科类专业(经济应用数学)为60学时,均安排在第1、2学期进行;其余数学课程各系可根据专业性质予以科学安排。

3、专业必修课

应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来设置相关课程。

4、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职业技能鉴定等教学环节。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第6学期进行。

(二)选修课程

1、专业选修课

各系部可根据市场需求,按专业方向(或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设置若干课程,

5

供学生选修;专业选修每门课程的学时控制在30学时以内。专业选修课总学时含在1800学时之内。建议工科与文科类专业互开一门选修课。

2、素质选修课程

素质培养计划的实施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由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素养、经济管理四大类课程和各类竞赛、科技发明与制作、社会实践等内容构成。工科类学生侧重于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文科类学生侧重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教学主要安排在双休日和其它课余时间进行,总学时不超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控制学时的5℅(不含在1800学时之内)。

素质培养计划由各系部自行制订。

八、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总课时应控制在2400~2600学时,周课时控制在24~26学时,不得超过26学时。

2、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培养要求等内容的文字表达要简练、准确。

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

专业基础课不求知识系统完整,以专业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当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职业转化的适应能力。

专业技术课要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中心,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也要适当兼顾科技发展的先进性。

4、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教学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课程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等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50%。

严格界定理论课中的实践性教学课时;合理确定独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一般有认识实习、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按每周30课时折算。顶岗实习8周、毕业设计(论文)4周。

凡需单独安排实验的理论课程,将其中的实验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设置。

5、考核形式

原则上核心课程、次核心课程和独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应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考核,每学期考试课程一般为4门,其它为考查。考试课程安排在考试周内进行,考查课程由任课老师随堂考试或采用其他方式进行。

6、关于考证

人才培养方案中除要求学生参加计算机水平考试(二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

6

级)外,各专业应规定1~2门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在计划中明确种类和级别,注意证书权威性,合乎学校实际。

7、关于选修课

人文素质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为各专业公共选修课;各专业另开设2~3门职业技术选修课。

九、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程序

1、教务处根据有关规定提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原则意见及具体要求。

2、各系部学习理解相关文件精神及规定,广泛调查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论证专业培养方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进行安排。

3、各系部、教研室及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培养要求、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及结构等具体问题。

4、由系部、教研室主持制订,提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务处平衡、协调,报主管院长审核后下发执行。

十、格式及字体要求

标题为普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仿宋体三号,加粗,居中),下空一行,内容字体为小四号仿宋,其中一级标题左缩进两格,加粗;行间距为固定值,21磅。页面为A4纸,页边距为:左2.6cm; 右2.2cm; 上2.6cm; 下2.2cm。专业教学进程表尽量在一页内。

教务处

2012年12月26日

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修订)统一格式

7

普通高职******(**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招生对象

学制与学历

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

主要工作岗位:

积累工作经验后,可升迁到……

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

二、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

2、技能要求

(1)……

3、素质要求

(1)……

关于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8

关于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9

关于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职业证书

毕业生至少取得……

(1)……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体系的架构与说明

……

二、专业核心课程及其主要内容

……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介绍

10

……

四、教学周分配表

关于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五、教学时数结构比例(实践教学每周按30课时计)

关于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六、教学进程表(见下表)

七、计划说明

计划编制指导思想、主要特色、使用说明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11

注:本次制订(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从2013级新生开始执行。

12

普通高职飞机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关于制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13

推荐访问: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意见和建议 人才培养 制订 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