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创新创业人才问题_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与建议

时间:2022-01-06 16:38:51 浏览量:

9

CHINES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 2010?05 ■

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责任编辑:陈礼达 E-mail:chenld@cutech.edu.cn

1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认识还有误区

误区之一,把学历作为判别创新型人才的基本依据,认为只有高学历者属于创新人才。这一认识导致在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把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学生作为重点培养群体,对本科、专科层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尤其是忽视了对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质的培育。

误区之二,把智力作为判别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标准,认为唯有高智力者属于创新人才。这一认识导致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把开发智力、学习知识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目的,忽略了对创新型人才的情商、思维、人格等素质的开发和培育。有专家研究表明,一种创新的成功,智商因素的作用可能只占20~30%,情商因素的作用占70~80%。

误区之三,把普遍意义上的国民素质教育等同于特定意义上的创新素质培养。创新素质是一个特定概念或者说是一个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概念,包括知识、思维、能力、个性特质等方面的素质。尽管国民素质与创新素质两者之间具有交叉重合,但它们的外延内容并不完全等同,国民素质教育不能够替代创新素质的培养。

1.2 创新教育的理念尚未“落地生根”

创新教育既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育思想而言的新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反映现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推行了一

系列教学改革举措,许多高校尤其是一批研究型大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推出了各种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创新教育很大程度上还处在思想理念宣传层面,尚未贯穿于科技人才培养过程各环节之中。高等学校在招生、课程体系、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试、专业实习、论文撰写、教学评价等环节,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还没有结构性突破。高校招生根据高考成绩录取,学生还是按照学校给定的、选择余地很小的课程学习,教师多数仍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考试还是死记硬背教材或任课教师授课内容,还没有真正形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体制。

1.3 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校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现象。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由于“两课”、英语等国家统一规定的公共必修课占了很大比例,加上专业课程过多,因此留给必修通识课程的空间相对不足,通识教育往往成为一种点缀。另外,许多高校的课程体系中缺少学科前沿、交叉学科、创新方法论等课程。

1.4 教学方式仍以守成性教育为主

维持性教学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组织教学以课堂为中心,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中心,教与学的方法以教

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

问题与建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依靠创新人才。近十多年来,我国对高等院校的本科教

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仍存在认识不充分、落实不到位、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以守成性教育为主、学生评价体系难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高校教师创新引导能力明显不足等问题,必须在高等教育后续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才能适应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形势。

创新人才 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

吴志华 廖志豪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摘 要: 关键词:

10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 2010?05

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责任编辑:陈礼达 E-mail:chenld@cutech.edu.cn

师讲授知识为中心。在守成教育和维持性教学中,学生“只作顺向辩护,不能逆向反思;只能静态复制,不能动态生成;只能被动适应,不能主动建构”。因而,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近些年来的教学改革中,守成性教育和维持性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中穿插了一些探究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导学式教学等新教学方法,但历史沿袭下来的守成教育和维持性教学仍在大学中占主导地位,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大障碍。

1.5 学生评价体系难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学生评价作为教育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教育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对受教育者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高校对学生普遍采用的是“综合素质评价”。这种评价体系,过于看重结果而淡化过程,过于看重知识吸纳而忽视能力形成,过于看重学业发展而忽视健全人格塑造,“忽视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相对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的全面评价。”另外,综合素质评价也没有把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思维、个性、能力素质纳入其中。这既有悖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原则,也成为制约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一个导向性因素。

1.6 高校教师创新引导能力明显不足

培养创新型人才向高校教师提出高要求和新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这对我国高校教师来说应该是一个挑战。因为,就后一项新要求来说,对于在传统知识灌输式高等教育体制中培养出来、同时又在这种体制的教学模式中长期任教的教师,并不完全懂得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不真正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至少需要经历一个转型的过程。就前一项高要求而言,实事求是地评价,目前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创新能力状况不容乐观,除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学校之外,其他高校的状况令人担忧。

2 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2.1 纠正对创新型人才的认识偏差

科技创新型人才具有一些共性素质特征:一是博、专融合的知识结构,既有“博”的广度,又有“专”的深度;二是多元的思维方法,包括了理性思维、非理性思维以及元认知思维等;三是积极的个性品质,如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韧执着的创新意志、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四是全面的创新能力,包括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推理力、知识的转化运用能力等。因此,从素质角度解释,创新型人才是指具备创新所需要的良好的知识、思维、能力、人格等方面素质特征的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说,创新型人才不等于高学历、高智力人才,国民素质教育也不等于创新素质培

养。高学历、高智力只能说是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有利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高学历在技术创新领域甚至不是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真正意义上的国民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基础,但国民素质教育不能够取代创新素质教育。

2.2 明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思想

从培养创新型人才来说,某些传统的教育思想需要进行调整和转变。首先,在培养目标上,应由培养“知识型”学生向培养“创新型”学生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传授学生知识尤其是新知识,仍然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一个基本任务。但传授知识本身不再是首要或唯一的任务,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其次,在教育功能上,应由强调“个体社会化”向“个体社会化”与“个体个性化”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从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发明家的传记里可以看出,他们往往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这似乎成为他们之所以成为科学家、发明家的一个个性素质特征。因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按照社会主义价值观“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的同时,还应当充分包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3 改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应具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色。“一个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好像一种成功的生活一样,必须严格地按照‘依靠自己’的原则。”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一些共性特征,但不存在一种统一和固定的模式。不同高校可以在实践探索中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各自特色。例如,我国有些大学和院系,依托自己的优势学科、强项领域以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点等资源来培养高质量的本科生,有些大学试行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科学研究型、应用技术型等不同类别的科技创新型人才,这些都可认为是值得探索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培养方案应体现尊重人才个性的原则。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才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从一定程度上说,尊重个性,就是尊重人才。基于创新型人才的个性特点和成长规律,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应避免“千人一面”的硬性要求,给与学生自由发挥个性的机会和空间,并设法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机地耦合起来。

2.4 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目前,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三大模块组成,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专业课程所占比重过大,作为通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比重偏小。不太适合培养“专业通才”和“复合知识型人才”的时代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在总学分不变的框架内,减少专业课,适

11

CHINES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 2010?05 ■

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责任编辑:陈礼达 E-mail:chenld@cutech.edu.cn

当压缩公共课,扩大基础课,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三大课程形成一种梯形的课程体系结构。同时,课程体系中补充一些与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相关的课程。科技创新型人才除了须具备知识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思维、个性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素质。理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迫切需要开设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提升个性品质的相关课程。另外,创新方法论、学科前沿、交叉学科等课程,也与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相关,可以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纳入课程体系。

2.5 实施多样化互动式课程教学方式

一是课程教学中形成师生之间双主体互动教学关系。著名教育哲学家马丁?贝布尔认为,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是主体间的“我—你”(I and you)关系,而不是把双方看作是某种物品的“我—它”(I and it)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教学中的主体,师生间应该是一种互相对话、包容和共享的互动关系。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是把学生看作消极被教的对象和单纯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把学生看作具有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的主体,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是死记硬背教师所灌输的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提问、讨论、发表观点等互动形式,把学习过程变为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二是鼓励在实践中探索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学方式。当代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先进的互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这些理论提倡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开发,对探索多样化的互动教学方式具有理论指导价值。如导学式教学、探究性教学等。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探索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新方式。

三是加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课程实践教学。创新能力的培育,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而是要借助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实践锻炼。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由于条件的限制等原因,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使课程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在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制度建设,通过校企联合、教学与科研结合等途径,形成与课堂教学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2.6 建立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的评价体系

目前由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所制定的本科、研究生、专业硕士的评估方案中,极少有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专门指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以及本科专业评估、研究生评估、专业硕士评估等其他评估方案指标系列中,都急需补充若干直接反映培养创新型人才水平的指标,使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与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衔接起来。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许多高校所实行的“综合素质评价”,存在一些不够重视创新素质的缺陷。评价学生的价值体系,在充分体现“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一教育方针的同时,还要反映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素,即把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思维、知识、能力、个性等方面的素质纳入评价体系,形成一种引导、激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创新素质全面提升的学生评价体系。

2.7 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创新引导能力

首先应确立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责任意识。高等院校教师不仅承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传统责任,而且还承担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所赋予的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新责任。在高等教育职业生涯中以及日常教学中确立起这一新的责任感,是高等学校教师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思想基础。

其次应提高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教学能力。高等院校的教师需要适应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提升自己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教学能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院校需要制定出有关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激励政策,通过培训、研讨、观摩、进修等多种途径,掌握创新教育的规律、方法及技术,逐步提高高等院校教师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行为能力。

其三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包括:良好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尊重个性,宽容异议,追求真理;广博精深的知识功底,追逐学科前沿知识;善于发现和思考问题,有独到见解,勇于创新;思路开阔,逻辑思维能力强。不断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素质,应该成为高等院校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理工科教师个人职业发展中一个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光明日报,1998-09-23 (8).(2) 吕重九.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光明日报,2002-11-07(综合版).(3) 吕浩雪.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方法改革.高等理科教育,2008 (1):81.

(4) 郝德永.走向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观.教育研究,2001 (6):34.

(5) 何云峰.学生评价的转向:基于发展性评价的视角.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3):15.

(6) 弗兰克?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7.115.

(7) 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教育研究,2001 (4):31.6.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的其他意见和建议 人才培养 存在问题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