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对于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和党性修养,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我乡党委组成课题组,对全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现状
三合乡共有党员151人,党支部5个。其中女性党员21人。大专以上学历16人。60周岁以上党员44人,35岁以下党员31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预备党员4人,少数民族党员1人。总体来看,全乡党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情况。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发展,给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变化,新特征。乡党委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采取新举措,加大了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工作。
一是以强化党性修养为目的加强思想教育。近三年来,我乡党委在对村支部书记、入党积极分子和一般党员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党章党史、党的宗旨、苏联分裂、东欧剧变、阿拉伯之春等世界重大思潮,政党兴衰史以及当代形势等内容不断强化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党员的宗旨意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着重于从思想意识形态上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保证基层组织在党性修养上的纯洁性和坚定性。
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我乡各党支部和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带头,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由共产党员组成的救援队冒着高岩飞石的危险,赶赴五十公里路程前往牛背山九把锁,成功打通生命通道,营救转移被困游客400余人,一名党员荣获全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我乡共有1+n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3个、村委会维修加固项目1个、生态村落安置点1个、农房重建139户。时间紧、任务重,我乡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开展生产恢复、农房重建,按照重建时间节点要求,圆满完成了灾后重建各项目及农房重建任务。
三是强化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农业是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基础。农业企业化和规模化是农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乡党委政府不断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并重点加强对农业规模化、科技化生产的支持和指导工作。在劳动保障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远程教育学习等教育培训工作中重点针对适合我乡发展条件的农业项目进行培训,引导基层党员带领群众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我乡党员队伍在带领群众发展多种现代农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形成以中药材种植、生猪、蜜蜂养殖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并逐步向旅游经济发展方向转型。
四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近年来,我乡形成了以支部书记和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基层党员通过农村远程教育、农业实地培训和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等形式开展培训的教育体系。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农村基层党员对技能培训和基地培训的欢迎程度最高,同时效果也最好。
我乡共有4个行政村,全部建有农村现代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从2006年开始,全乡远程教育开始实施,由支部书记任管理员,支部中文化素质较高的党员任操作人员,但由于农村党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远教工作遇见的障碍较大,2010年初,乡党委决定由大学生村官和机关年轻干部担任操作人员,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为保障远程教育教学效果,乡党委每年对各村支部书记和远教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并严格检查考核远教工作,确保远程教育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在农村远程教育工作中,全乡各村支部坚持每月3次组织在家党员和群众收看远教节目,有针对性地播放农业适用技术、农村医疗卫生知识和先进党支部的典型经验等,三年来,各村组织远程教学培训共计1000余次,参学党员群众2400余人,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与表现
从当前的情况看,我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乡党员分布较为分散,不便于组织。我乡交通不便,农业生产具有不定时性,其中建政、双林两个村离乡上较远,老党员出行不便,使得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在时间和人数上较为困难。
(二)个别支部书记对党员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党支部不能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党员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因此不注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党员进行学习,而是一味地放任自流。使得支部党员整体凝聚不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下降。
(三)农村党员中老党员和流动党员较多。目前我乡35周岁以上党员占全乡党员人数的79.50%,而青壮党员也大多外出务工,使得教育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农村党员整体素质偏低,不重视学习。全乡虽然有大专以上学历党员16人,但基本集中在机关支部。有的党员不重视学习,一是认为学习自己的文化素质偏低,学习没有效果;
二是不愿意学习,认为学习跟自己没有关系,在接受教育时漫不经心,应付了事,总觉得学与不学一个样,放松学习,结果导致思想落后、僵化,丧失了进取心,失去了作为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五)教育培训方式单一。长期以来,农村支部的学习教育活动基本处于“我讲你听”的模式,许多党员感到枯燥无味,坐不下来,听不进去,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学习教育往往流失于形式。
四、工作思路与对策
(一)加强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强化支部带头人的党性修养,提升支部书记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支部强不强,书记是关键。要提升一个支部的战斗力,必须选强党支部书记。为解决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对党员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问题,应组织他们系统地学习党章和党的宗旨,发挥支部书记在支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他们搞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齐心协力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氛围。
(二)党员教育必须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开创教育工作新途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不能照本宣科,要采取多种形式,更新教育内容,增强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一是做到政治思想教育和实用科技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必须在对党员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向党员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和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及文化知识,把党员培养成既是政治上的带头人,又是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能手。二是在教育方式上,减少指令性要求,创新教育方式,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育形式和方法上,减少集中上大课,多开展一些相应分散的教育活动,使党员教育形式多样化,增强吸引力,强化实践活动。
中共三合乡委员会
2015年6月15日
党员教育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党员思想行为和党员教育工作带来了全面深远的影响。党员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扎实开展好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怎样抓出实效?近日,我们按照县委组织部统一部署,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等方式,对此展开调查。
一、党员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采访了解的情况看,一些党组织简单地把传统的党员教育工作搬到网上,对党员教育重视不够;
一些党组织对电视、手机、电话、互联网等各类网络信息手段开展党员教育缺乏统一规划。而从目前党建网站运行情况来看,有的是应景、赶时髦,内容单调重复,更新缓慢,无法对党员群众产生持续、强大的吸引力。有些党员接受教育“消化不良”,未能做到入脑入心,党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接受采访调查的对象认为,信息网络化对党员最大的影响是思想影响,接着是对工作方式、学习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在全球化条件下,抵御错误思潮冲击,坚定理想信念,已成为党员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由此可见,党员教育面临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重大课题,面临创新理念和方式的迫切任务,面临提高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的时代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员的自主性、流动性、分散性明显增强,党员思想更加活跃,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是党员学习教育更具时代性。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事业飞速发展,信息化网络的便捷性给党员学习教育提供了最鲜活的内容、最先进的理念,引导着广大党员始终走在科技的最前沿,最新的政治理论、科技知识、致富信息等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及时查找到。二是党员学习教育更具主动性。现代信息网络资源相当丰富,为基层党员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广大党员能从网络资源中寻找到鲜活的教育案例、党群的共同语言、先进的管理理念,保证了学习教育活动贴近时代、贴近党员、贴近生活,增强了党员学习教育的主动性。同时,学习教育的方式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加激发了党员获取知识的兴趣,促使党员主动参与学习。三是党员学习教育更具互动性。网络因其便捷性、互动性、平等性和多元性等特点,日渐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重要信息来源、知情渠道和表达平台。四是党员学习教育更具实效性。党建信息网络平台充分满足了党员干部的需求,既可以让党员干部根据自己所需及时到“网上党校”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提高党性修养;
又可以组织广大党员学习新技术、新技能、新成果,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还可以通过网络收看电视精品讲座节目,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党建网络真正成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辅导员”、“活字典”,使党员学习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传播媒介的相互融合也给新时期党员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是党员素质面临挑战。在传统的党员教育过程中,党务工作者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在党员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威信,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和认可。然而,在网络时代,部分优势丧失了,一些党务工作者由于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特别是网络知识和技能知之较少,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科技往往不知所措,心有余而力不足,信息化网络的发展对党务工作者素质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对党员个体素质、党性修养也带来了挑战,要求广大党员甄别有效信息,拒绝信息污染。二是主流思想的地位面临挑战。由于互联网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限制,使各种合法的不合法的、健康的不健康的信息快捷方便进入党员的眼界,一旦出现热点问题,与此相关的信息寻访及讨论数量都会直线上升,速度之快、影响之大、范围之广都是无法想象的。这种完全开放的、互动式的传播,使政府对个人思想行为和制约机制发生了变化,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三是教育工作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传统党员教育是组织通过行政命令和纪律约束对党员进行党性和思想道德教育,强调的是服从和统一,而互联网则强调大众参与和互动交流,使人机对话成为可能。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包含了某些虚拟和不可知的因素,使受教育者不再轻易接受灌输性的强制教育,而是要求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受教育者的这些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党员教育工作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二、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一)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特别是乡镇、村党组织书记认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是可抓可不抓的软任务,存在着“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一些乡镇党委都把工作重心放在招商引资、征地拆迁、新农村建设、计划生育、信访维稳等方面上,而疏于抓好党员教育这一“主业”,造成对党员教育工作领导不力、组织不力,有时虽作了部署安排,但在具体落实上不到位,而督促检查也流于形式。另外,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以及疏于经常性的教育管理,一些党员的党性观念弱化,价值取向扭转,造成对接受党组织开展的教育培训重视不够、兴趣不浓,甚至个别有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教育培训。
(二)教育培训上创新不足。从实际工作和调研来看,部分基层党组织在抓党员教育培训中普遍存在着方式过于单调、内容过于单一、需求过于笼统、手段过于陈旧等问题,多数都局限于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缺乏创新观念,缺少创新手段,造成党员对主动接受教育培训难以产生吸引力。调研中发现,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制定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学习培训的随意性很大,一年中学什么、怎么学、学多少都没有明确规定。个别党组织只强调学习的次数,不看内容是否实际,导致理论学习多限于读文件、念报告。多数农村党组织只停留在理论学习上,对技能培训组织甚少,而农村党员最为迫切需要的技能培训问题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另外,多数党组织都把教育培训精力集中于在职党员或固定党员上,而对无职党员、离退党员、下岗党员、流动党员等,缺乏有效的创新手段来加强教育培训,造成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缺乏全面性。
(三)党员队伍上共性不一。伴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多极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员主体的宽泛化日趋明显。有机关和企事业党员、“两新”党员、学生党员、复退军人党员、农民(农民工)党员等。二是党员构成复杂化程度增加。年龄构成复杂化、职业构成复杂化、收入构成复杂化、经历差异复杂化等。三是党员流动无序化速度加快。流动频率、流动速率、人户分离等明显增快。四是党员素质差异化幅度拉大。文化水平差异、价值观念差异、宗旨意识差异等明显增大。五是党员需求多样化逐步显现。下岗党员、学生党员、复退军人党员要创业就业、解决生计,迫切需要技术、技能培训;
离退党员、老党员长期有时间多余,迫切需要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用;
“两新”党员从市场经济、利益取向出发,迫切需要掌握市场信息、经济知识、行业知识;
农民工党员迫切需要稳定居所、工作场地及子女就学、就医,等等。这些都促成党员队伍共性不一,导致党员教育培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存在着难点和瓶颈,而破解这些问题的手段和措施仍不够有力。
(四)工作机制上保障不力。一是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各乡镇、村的党员培训经费,视各乡镇财政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不同而不同。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乡镇党员轮训课堂尚未配备专职的教员,兼职人员的变动性很大,有些兼职人员由于自身的理论水平不高,对培训业务不熟悉、不精通,有些主观上想抓好党员教育工作,但显得力不从心,导致乡镇党员轮训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党务干部力量薄弱。多数乡镇党委分管副书记、组织委员等不能专职从事于党务工作,受其它工作的牵涉较多,影响精力。多数村党务工作者因受自身理论素养、知识结构、工作视野等影响,无法创造性的开展好党务工作,抓党员教育培训存在薄弱环节。四是责任机制落实不力。多数基层党委特别是乡镇党委都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虽有实行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但多停留在书面文件上,而在实际中却疏于督查、考核,造成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抓党员教育培训存在侥幸、懈怠心理。
三、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建议
推进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全面落实好《实施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对于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工作,
针对当前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一)增强党建责任意识,树立“一个观念”。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是近年来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虚化、党组织地位和作用弱化的主要原因。甚至极个别村党组织还存在着长期不开展党内活动、不进行党员教育等现象,严重丧失了党组织在党员和群众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教育,通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分级负责的责任落实体系,完善党建工作考核激励办法等,有效促进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牢固树立党建“主业”观念。同时,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又是推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开展党内活动最为直观、最为有效的载体。党的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组织保障。抓好党的建设,特别是抓好党员政治思想和素质能力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在增强党建主业观念中,把抓好党员教育工作与经济工作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均衡用力,同等考核,坚决杜绝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现象。由于党员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纪检、组织、宣传、统战等各级党的工作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打总体战的思想,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要共同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发展、协调发展。
(二)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力求“两个转变”。一是要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过去,由于农村基层党员素质不高,我们习惯于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政治理论、党的知识等灌输性教育。这种单调、封闭的教育培训,容易使农村党员感到乏味,不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现在,农村党员观念逐渐更新,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广大农村党员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进教育培训方式,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异地教学等模式,实行开放式教育培训。比如,充分发挥各类示范培训基地作用,把课堂搬到基地里,传授致富经验和技术,增加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组织党员到其他发达地区的培训基地进行异地学习等,开阔眼界、转变思维,切实促进教育培训效果的转化。二是要实现由传统式向现代化的转变。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用于党员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日益丰富。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党员电教手段日趋成熟,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基本覆盖到各个乡镇、村。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它快捷、方便、灵活、实用的优势,通过视频点播政教、科教、文教等类节目,把各类专家“请”到农村党员的家门口,“面对面”的教授知识和培训,实现“零距离”接触,有效促进党员教育培训效果的转化。
(三)坚持做到有的放矢,突出“三个特性”。由于农村党员的特性,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要取得明显成效,必须选准切入点,抓住根本点,把握结合点,做到有的放矢,突出在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一要选准切入点,确立新思路,切实增强教育的时代性。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必须赋予时代性,把教育的切入点放到引导教育党员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中来,在落实教育培训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和实践锻炼,紧贴当地实际,促使党员增强责任意识,牢记使命,践行宗旨,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二要抓住根本点,充实新内容,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把增强党性作为第一任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体党员,引导党员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将增强党性与提高能力统一起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比如,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农村政策的教育,引导党员明确奋斗目标,争当宣传执行政策的排头兵;
进行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教育,引导党员破除思想障碍,争当创新创业的先行者;
进行党性党纪党风的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争当“三个文明”建设的服务员;
进行实用技术技能的教育,引导党员开展创业就业,争当“双带”行家里手。三要把握结合点,改进新方法,切实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党员教育既要借鉴好的教育形式,又要选择灵活的载体,更要善于探索新的方法。在推进党员教育培训过程中,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拓宽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抓好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培训,探索建立大规模教育培训党员工作新机制,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真正把党员享有接受党的教育培训权利与履行学习的义务落到实处;
坚持全面覆盖与分类施教相结合,教育培训既要覆盖到每个党员,又要突出重点,根据党员的实际需求,分类施教,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
坚持教育培训与搞好服务相结合,突出以人为本,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在教育培训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加强教育培训,激发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广大党员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用得好。
(四)着力破除瓶颈问题,达到“四个实现”。一要打破属地管理制度,实现党员管理模式网络化。依托中国共产党党内信息系统建设,在对每名党员基本信息进行采集的基础上,建立“党员信息查询系统”,在区域内实现网络闭环管理。探索在区域内实施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网上转接”的办法,进一步简化党组织关系转接程序。二要打破制度管理传统,实现农民工党员管理人性化。建立农民工党员“一对一”的对接互动制度。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等形式积极加强沟通,有效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对接联系卡等,督促对接党员间的相互沟通,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就业和思想情况。建立农民工党员权益保障服务机制。积极帮助农民工党员家庭搞好生产、照顾好“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让流动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解除后顾之忧。建立流动党员双边互动管理机制。探索以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签订流动党员管理协议的方式,委托流入地党组织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加强基层乡镇(村居)党员服务中心(站)建设,采取发放“困难联系卡”、开通“农民工党员服务热线”等,在教育培训、法律维权、生活保障、困难救助、突发事件协调处理等方面,切实服务好农民工党员。三要打破城乡界限,实现党员教育系统城乡一体化。打破固有的城乡分割的党员教育方式,实行教育组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系统化。“教育组织系统化”,即建立以党小组为基本单元、以支部为核心、以党委为重点、以相邻党组织为拓展、以不同行业和领域党组织为延伸的党组织教育体系,通过联席会议、定期交流、互上党课等方式,实现教育资源、教育方式和教育成果的互通共享。“教育内容系统化”,即在保留基层党组织不同行业和地域特征的教育内容的前提下,制定符合省会中心城市新城区建设和小城镇综合试点改革建设为特征的党员教育内容体系。“教育方式系统化”,即加强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终端系统,实施网络教育;
开展参观学习、案例教育、技能培训,力避空洞乏味的说教。四要打破地域界限,实现党员发展区域全员化。改变过去只按辖区户籍分类发展党员的传统模式,把视野放宽到本辖区内流动人员中,大胆探索“异地发展”和“就地发展”相结合的党员发展工作机制。社区党组织要重点突出在“农民工”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农村党组织要瞄准在“五大员”(大中专毕业人员、军队转业人员、流动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创业致富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从严开展党员教育问题调研报告
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和长期战略任务,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保障性作用。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然要求从严开展党员教育。从严开展党员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思想建党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制度治党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从严治党的内在规律,对从严从实抓好党员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部里安排,党员教育中心会同部分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就从严开展党员教育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形成此报告。
一、从严开展党员教育的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开展,党员教育和干部教育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从严开展党员教育的良好态势。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党员教育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措施和制度保障偏软偏弱、个别地方不严不实等问题。
(一)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抓得紧抓得实,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加强,但从严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力度不够。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从严治党的氛围更加浓厚。但有些地方和领域忽视党员经常性教育特别是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以集中教育活动代替经常性教育。调研发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基层党员学习教育普遍比较正常,活动结束后就时断时续,甚至出现空白现象。二是必学内容不明确,经常性教育“党味”不浓。普遍存在基层党组织不知道组织学什么、党员不清楚应该学什么的问题,以行政业务会代替党员学习,以安排工作代替组织生活,以业务培训代替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学风不端正。学习教育有简单化、形式化趋势,甚至出现造假问题。
(二)党员教育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组织部门抓党员教育力度较大,但重视程度不够,体制机制不完善、职能分散,难以形成合力。近年来,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纪检机关、宣传部门、党校等齐抓共管的党员教育工作领导体制不断完善。目前,已有全国22个省(区、市)党委建立党员教育联席会议等协调机制。各级组织部门围绕规划部署、宏观指导、制度规范等,切实履行党员教育工作牵头职责。但各地在思想认识、工作机制上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个别地方重视程度不够,主体责任落实虚化。2014年,只有少数地方党委常委会按照中央文件要求专门听取了党员教育工作汇报,有些基层党组织一年到头都不组织集体学习。二是协调机制不健全,组织部门唱“独角戏”。当前仍有9个省(区、市)没有按要求建立党员教育工作协调机构,且大部分议事机制不明确、工作开展不到位。一些职能部门党员教育职能弱化,县级和基层党校开展普通党员培训不多。三是组织部门内部职能分散、整合不够。据统计,18个省(区、市)党委组织部的党员教育职能分散在2个以上处室,工作统筹协调难。
(三)党员教育法规制度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刚性不足、执行不力、纪律不严、考核不实等问题依然存在。2009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先后印发了两个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五年规划。中组部以《规划》的制定实施为抓手,推动党员教育制度体系建设。各地依据《规划》相继出台了实施意见和配套办法。但不少地方反映,长期以来党员教育制度建设仍相对薄弱。一是法规制度体系不健全。一些指标制订得不具体、不“硬气”,党的法规性文件中有关党员教育的内容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不少地方没有建立培训考勤、学时登记、述学考学评学等制度。二是基本制度落实不到位。有些地方“三会一课”、领导干部上党课、党员教育培训学时管理等基本制度,能“上得了墙”,却“落不了地”。三是组织纪律约束不严格。31.7%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在党组织存在“有时集体学习组织不起来”的问题,16.9%的调查对象认为存在“党员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问题,6.4%的调查对象认为存在“集中学习培训冒名顶替”的问题。四是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40.6%的调查对象表示所在党支部对党员学习情况有监督但不经常,5.6%的调查对象表示“从不检查”或“不清楚情况”;
检查方式采用“述学考学评学”刚性措施的仅占24.6%。
(四)党员教育培训规模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以示范引领推动普遍轮训的基本模式,但仍存在任务落实不到位、覆盖有盲区的问题。各地各部门围绕重点工作,积极落实大规模培训党员任务。党内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共培训党员15642.1万人次,是党的十八大之前五年年均培训党员数(3495.2万人次)的4倍多,平均每名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约1.8次。同时,注重发挥示范培训引领作用。中组部成立党员教育中心5年来,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共举办党员教育示范培训班108期,培训11800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效应。但党员教育培训不均衡、全员性不够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等重点党员群体培训多,甚至反复训,普通党员培训少。二是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教育培训难度大、关注少,存在空白点。三是有的地方流动党员教育培训任务“悬空”。比如,某市2万余名大学毕业生党员常年将组织关系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成为“隐形党员”,教育培训无从谈起。
(五)党员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但线上平台与“线下平台”结合不紧,党员教育必要的“规定动作”抓得不牢、完成得不好。近年来,中组部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建成了全国远程教育专用频道、辅助教学网和以“共产党员”冠名的网站、电视栏目、手机报、微信、易信7个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基本实现了信息传媒全覆盖。截至2014年底,省市县三级共建成党员教育网站3322个、电视栏目2940个、电视频道621个、手机报2161个、微信易信5300个。但从实际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信息化平台重建设、轻使用的现象非常普遍。二是线上平台与线下党员教育传统形式结合不紧密。多数基层党组织没有将信息化平台与“三会一课”等“实体平台”结合起来,没有养成使用线上平台开展交流、讨论和过组织生活的习惯。三是以信息化平台学习代替党员教育“规定动作”。走访座谈时,有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反复介绍如何通过网络发信息、传资料实现了党员教育“全覆盖”,但查阅记录却发现他们很少开展集体学习、集中培训、组织生活、实践锻炼。
二、从严开展党员教育的对策措施
从严开展党员教育,总的思路是把“严”体现在党员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成为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主基调、硬任务和新状态;
基本途径是明确教育要求,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立规执纪,狠抓责任落实;
根本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推动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一)把好党员教育政治方向。一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发展需要开展党员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是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组织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牢牢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重点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头脑,教育党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筑牢理想信念。三是进一步突出党性教育这个主题。重点开展党章、党史国史、党纪党规、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和纪律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二)规范党员教育组织形式。一是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把握重大活动和重大节庆纪念日契机,适时开展主题教育,推动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贯彻落实。二是周密组织集体学习和集中培训。市、县或基层党委每月确定一天作为“党员活动日”,组织党员集体学习。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建立党员集中轮训制度,开展党员集中培训。利用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扩大培训覆盖。三是在严格党员日常管理服务中加强党员教育。通过严肃组织生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实践锻炼等有效教育党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员教育基本制度。
(三)构建党员教育内容体系。一是研究制定以理论教育、党性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知识教育和能力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教育大纲,明确党员教育任务。二是聚焦党员教育最核心的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最基本的党章党纪党规、党史和党建知识教育,规定党员必学内容,并作为考核评估的依据。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制作全国党员教育通用教材。三是根据党员教育个性化需求,提供党员选学内容。组织各地各部门编写制作专题教材和特色教材。指导党员利用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自主查找学习内容。四是建立党员教育内容更新机制,及时把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新技能纳入党员教育内容体系。
(四)加强党员教育法规制度建设。一是抓紧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条例》印发后,广泛深入宣传,抓好贯彻落实。二是认真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五年《规划》。今年要以《规划》中期检查评估为抓手,对全国党员教育工作开展一次全面细致的“体检”,督促各级严格落实《规划》要求。三是健全完善若干单项工作制度。就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党员教育信息化建设等专项工作以及考核评估、基础保障、联席会议等重点环节,研究提出规范性要求,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的党员教育制度体系。
(五)狠抓党员教育任务落实。一是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抓党员教育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结合《条例》出台,重申各级党委对党员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组织部门的牵头责任,纪检机关、宣传部门和党校等部门和单位的职能责任,基层党组织的具体组织实施责任,列出责任清单。二是明确党员教育纪律要求。对各级党组织和培训机构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专兼职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党员完成学习任务等提出严格的纪律要求,划出党员教育的底线。三是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将党员教育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各级党委(党组)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学习登记、培训考勤和效果评估等制度。四是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下级党组织每年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党员教育工作情况。上级党组织每年对下级党组织党员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一次随机抽查,每5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通过全国党员教育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对党员接受教育情况随时进行统计分析和督促检查。今年要认真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取得实效。
党员教育调研报告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党员教育工作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让党员教育工作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工作的整体水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党性观念,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以便使当前开展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效果,近期,我们对全县党员教育工作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研。
一、党员教育机构及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1.教育机构。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基层党支部864个,党员总数21433名。其中农村基层党支部283个,党员15429名;全县大部分基层党支部都能够按照上级党组织的工作安排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特别是通过近年来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党员教育工作。我县14个乡镇党委都建立了农村基层党校,并有11个县直局委党委建立了基层党校或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拥有教室、桌椅及教员、工作人员、教案、教学计划等,并与党校挂钩。
2.当前党员队伍的思想状况。近年来,在的统一领导和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进一步加强了全县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建设,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努力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并不断......
一、当前我校党员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统计,截止2012年4月底,我校共有党员17人,大专以上学历17人,点党员总数的100%,35岁以下的党员3人,占党员总数的%。近年来,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员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校建立党建专栏、党建qq群等载体,有效加强了党员的教育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党员政治素质得到增强。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创先争优”和“三个建设年”活动过程中,积极组织广大基层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收看活动。有的通过中央、省市“创先争优”活动专栏进行学习,有的通过远程教育平台、电视电话会议等收看《特殊党费》《人民的好儿女》等视频内容。据统计,我校17名党员同志通过网络学习收看实践和创先争优活动的专题,累计学习达40多个小时。
二是党员教育教学本领得到提高。通过党员的教育学习工作,有效增强党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是党员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通过建立党建专栏、党建信箱、网上论坛、在线交流等平台,为畅通党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党员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决策、提出建议意见,其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同时又全方位宣传报道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党员,激励党员争当模范,在广大党员中营造了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党员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尽管我们在开展党员教育工作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党员队伍整体水平来看,也还存在一些急待改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党员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党员干部对党员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抓具体的教育教学才是重点,因而对党员教育工作开展不力。从党员本身来看,部分党性观念不强、思想素质不高的党员教师认为党员教育工作只是为了在政治上增加一种“经历”,重在参与,不在结果,因而对党员的各种教育工作采取“混”的态度。
二是党员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就目前的党员教育而言,教学内容还存在统筹兼顾不够、支离破碎的缺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党员教育学习活动就学习而学习,没有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去认真分析、思考,没有把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学习形式、内容单一;
有的过分突出了教学知识的培训,甚至替代了政治理论教育;
有的没有根据不同分工开展教育,内容上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
三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机制。教育要靠制度来保证,监督要靠制度来落实,发挥制度的保证和规范作用,是确保党员教育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的有效基础。但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没有形成一整套与之相匹配的长效管理机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员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还缺乏一些监督辅助的措施,无法对党员教育的效果进行准确评估。
三、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为开展党员教育打好基础。二是要完善教育阵地,对党员教育的活动场所、教学设备、基础设施等进行具体的规定,不断加强对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等场所的建设,
党员教育管理调研材料
近年来,我县按照党员《党章》和党员教育培训规划,积极围绕“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加大对党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党员教育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今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全县党员队伍现状
我县辖15个乡镇181个行政村2个社区,共有个23党组(党委)、277个党支部、1个党总支,4163名党员。其中县级机关党支部55个(含企事业党支部)、党组6个、党委2个,乡镇党委15个,181个村(社区),非公企业党支部2个党员14名。全县党员中,男性党员3373名,占党员总数的81.02%,女性党员790名占党员总数的18.98%。35岁以下党员928名,占党员总数的22.29%,36-45岁党员1146名,占党员总数的27.7%,46岁-54岁党员696名,占党员总数的16.7%,55岁-59岁党员386名,占党员总数的9.27%,60岁以上党员1007名,占党员总数的24.04%。大学本科以上353名,占党员总数的8.47%,大专文化程度796名,占党员总数的19.24%,中专文化程度265名,6.4%,高中文化程度213名,占党员总数的5.1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103名,占党员总数的36.7%。县级机关党员1057名,占党员总数的25.6%,乡镇机关党员719名,占党员总数的17.27%,农牧民党员2387名,占党员总数的57.13%。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具体做法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全县“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全面贯彻发展党员的工作方针,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狠抓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使全县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在党员教育管理中,按照党章和党内的有关规定,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手段,使党员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力的活动,立足“三个立足、两个规范”,抓好对党员的教育管理。
(一)立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规范发展党员工作。一是为抓好全县农村党员发展工作,防止出现发展党员中的家族化、近-亲化,我县建立了发展党员四项制度。在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中实行“预审”制,严把入口关。对村级班子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的地方和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的地方优先考虑。经乡镇党委初步推荐后,由公安、纪检、群众工作局等单位对初步对象进行“预审”,经审查合格的确定为拟发展对象。实行“干预”制,严防家族化。规定村两委班子在任期内,原则上不发展其配偶、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入党,如有其近-亲属入党,村两委干部必须主动向乡镇党委说明情况,由乡党委干预,考察确定其是否符合入党积极分子条件,符合条件的报组织部备案,如隐瞒不报的,由乡党委追究村的责任,扣减其当年30%的浮动补贴。实行“会审”制,严把程序关。严格按照入党程序进行层层报批。组织在研究拟发展对象时,必须与县纪委、公安、群众工作局等部门共同对拟发展对象的政治背景、现实表现、遵纪守法情况进行会审,严把质量关。实行责任追究制,严把责任关。坚持对党员发展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乡党委书记为发展党员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务副书记为第二责任人。对乡党委工作不力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有合适发展对象而不发展的村党支部,坚决调整撤换,对发展不合格对象的,坚决组织处理并进行通报。二是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工作程序。各级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党员。注意把那些自觉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认真履行入党手续,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了新党员的质量。三是坚持改善结构,注意均衡发展。在做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同时,注意在青年、妇女、少数民族和生产、工作第一线、新经济组织以及党的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发展党员。特别是在农村结合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狠抓了软弱涣散的后进村发展党员工作,着重解决了后进村多年不发展党员,党组织力量薄弱的突出问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法,积极帮助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的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目前全县2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均已设立党组织,共有14名党员。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发展党员,改善了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四是坚持教育引导,做好基础工作。注意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注重在先进典型、技术能手、岗位标兵、退伍军人中发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坚持“推优”制度,努力把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凝聚到党组织周围,在全市建立起了一支数量足、质量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县直属机关党委每年定期举办县级机关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各乡镇党委每年对本乡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2015年以来我县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897名。结合“七〃一”表彰、创先争优等活动,运用身边的典型和模范人物激励、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为发展党员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坚持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完善了发展党员工作的相关制度。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推行“四推三定两票决”工作方法,不断拓宽发展党员渠道,扩大发展党员视野,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增强党员发展透明度,促进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确定重点培养对象时,必须通过村(社)“两委”班子成员推荐,党员推荐,群众代表推荐,群团组织及协会推荐。定重点培养对象、定入党积极分子、定发展对象都必须通过全体党员表决通过。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必须召开党员大会进行票决。今年,全县通过“四推三定两票决”的方式,由乡镇党委确定重点培养对象19名,通过“两票决”程序,决定30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同时组织部进一步制定完善了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思想汇报、谈话、发展党员公示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将发展党员程序和“四推三定两票决”程序制成流程图,下发到乡镇。
(二)、立足实际、改革创新,规范党员教育管理。
高度重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结合开展“三级联创”工作,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建立和完善了党员教育、管理两个机制。
1、加强党组织关系管理,规范党员档案。一是自2015年来在全州率先启动了党员信息库建设工作,通过组织部建库,使全县党员的信息管理有了明确的载体,将全县所有党组织关系在我县的党员纳入信息库管理。2015年在组织部党员信息库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县17个党员信息库,其中县直属机关党委1个,县公安局党委1个,各乡镇15个。二是规范党组织关系结转流程。严格按照中组部关于严格按照加强党组织关系结转的通知,以党组织隶属关系结转党员党组织工作。规范了党员档案工作。为严格党员档案管理,我县建立了党员档案管理制度,落实了党员档案存放室,安排专人对党员档案进行管理。实行党员档案逐一登记制度。组织关系转入我县的,有党员档案的由组织部登记后由本人签字确认存放于组织部党员档案室。党组织关系转出时,由组织部根据档案登记薄上所登记的党员档案号查找党员档案,凡提走党员档案的由提取档案人在党员提取登记薄上签字。由于规范党员丹登记、提取的手续,我县党员档案健全,未出现漏登、漏提的情况。
2、加强党组织生活会,规范党组织生活会程序。对党组织生活会十分重视,每年专题研究党组织生活会相关事宜,结合县情拟定民-主生活会的内容,下发文件。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全县23个党组(党委)、277个党支部坚持每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工作,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党性分析,提高了党员素质。
3、加强党员流动的登记管理。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下发了文件对流动党员的登记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凡是外出达6个月以上的各指标均进行登记造册,对流出、流入地进行调查核实并上报组织部,组织部定期上报州委组织部。加强了对党员因私出国(境)的管理。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台帐,凡是党员有因私出国(境)的,首先由所在单位出具证明,经所在部门一把手签字后报县公安局国保大队审批,县公安局国保大队对申请人情况进一步进行调查、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审批,副县级以上党员因私出国(境)的,报州公安局审批。通过加强审批、审查,2015年以来我县25名因私出国境的党员未出现任何违法违纪的情况。
4、加强党员基本权利宣传,保障党员民-主权利。通过丹巴县有限电视、设置宣传栏、组织流动党支部进乡村、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大力宣传了《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重要法规、章程,使广大党员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明确自身的身份、明确自身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5、强化培训,提高素质。近年来我县以“造先锋模范党员队伍、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为目标,制定了党员教育培训五年规划,狠抓党员的教育培训。一是确定培训对象。每年将入党积极分子、新党员、农牧民党员作为培训重点。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对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重点是党的基本理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农牧民党员培训的重点是党的基本理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藏区工作会议精神、政府的重要部署,相关法律法规。2015年以来,全县共培训党员11508名,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党员3696名,企业党员702名,“两新组织”党员17名,城镇党员243名,农牧民党员6850名,基层党组织书记1180名,党务工作者1003名,其他村组干部1354名。二是落实培训经费。将党员的培训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初财政预算,从党建经费中解决用于各乡镇开展的党员培训经费。2015年以来从党建经费中投入21万元用于党员培训,县财政补助29万元用于党员培训工作。三是创新培训方式。通过采取各乡镇培训、党校培训、流动党支部培训、选派到上级相关党校等多渠道的培训形式,不断提高了广大党员的素质。
(三)、立足创先争优,激发党员内动力。
近年来,我县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等活动为载体,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争创模范带头人”,“强基层党组织核心、强党员干部素质、强乡村经济实力,争创新农村建设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双强”(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优秀村干部,争做“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先富好党员,促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活动。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开展塑形象、作表率活动,使全县通过“党旗飘起来、党员身份亮出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
三、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不甚明确。有一部分同志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指导思想的把握,存在模糊认识:一是认为经济工作是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抓经济建设要紧,党员教育工作放一放无关大局。二是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党员教育是软指标,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党员教育工作就自然抓好了,“一俊遮百丑”。三是认为党员教育是老一套,教育内容是“老3篇”,教育形式是“三会一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有些过时了,不太起作用了,是在做“无用功”。四是认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好办法难寻”,感到束手无策,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五是认为党员教育工作就是开展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注重营造“政治气氛”,形成“教育声势”,以强高压、大声势达到教育党员的目的。
2.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衡量标准存有偏差。有的认为,能把党员管住、管死、管得不出问题就是好办法;
有的满足于本单位党员“多年没有掉队的”,只要党员不与党组织作对,不当群众尾巴,能够“随大流”、“过得去”就可以了;
还有的满足于本单位党员“多年没有犯罪的”,没有违法乱纪和不合格的。
3.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较为陈旧。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形势变化了,但一些单位、乡镇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却一成不变。一是“一贯制”。党员教育基本上以学文件、读报纸、看录像为主,采取以会代训、办班讲课等常规教育方法,教育的手段和形式多年一贯制,缺乏活力和吸引力。二是“一刀切”。党员教育从上到下“一个声音”,而下级又不管上级的要求是否符合实际,只是“依葫芦画瓢”,形成“上下一般粗”。三是“一锅煮”。不论是干部党员还是无职党员,机关党员还是企业党员,离退休党员还是青年党员,不分行业,不分群体,不看对象,“一个方子吃药”。四是“一家忙”。内部把教育活动搞得热热闹闹,外界则显得冷冷清清,出现党务部门特别是从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同志“一家忙”现象,党员教育工作陷入自我封闭、自我循环、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
4.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机制不够健全。一是缺乏调动党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二是缺乏党员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
三是缺乏党员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如何进行考核评价,特别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的教育效果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如何检测,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导致一些地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形成工作一般低水平化。
四、建议意见。
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紧贴时代脉搏,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基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努力创新和加强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向性。一是要树立围绕党的工作中心抓党员教育的指导思想。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教育党员作榜样,带领群众奔小康。二是要树立正面教育为主的指导思想。三是要树立真诚为党员服务的指导思想。要把党员教育作为充分体现党内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关爱意识的重要载体和途径,真诚为广大党员服务。
(二)、引进鲜活的教育内容,突出党员教育管理的时代性。在党员教育管理中,要结合身边的典型,引进鲜活的教育内容,用身边的典型来教育广大共-产-党员在各乡工作中起好表率作用。
(三).采取新颖的教育形式和灵活的方法,体现党员教育管理的生动性。逐步改变培训的方式方法,既要注重以会代训的方式,同时还要注重培训的针性和实效性,在培训学习交流、参观考察等形式结合起来,使学习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规范性。要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通过实施目标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增强党员意识、荣誉意识。同时,也要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教育处置力度,不断纯洁党员队伍。
(五)、确立专项资金,确保经济条件较差村党组织和贫困党员拥有必要的学习资料。要从党费或其他费用中拿出部分资金,或者通过党员捐献、缴纳特殊党费等方式,设立经济落后村和困难党员学习基金,定期购买学习资料,向经济困难村的党组织和贫困党员免费发放,解决购买学习资料困难的实际问题。
(六)加大党员培训的师资的培训交流力度。通过选派党校教师到上级党校学习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党员培训师资力量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党员培训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以新形势党员培训工作的需要。
中共丹巴组织部
2015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