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1年区委书记任期履职情况汇报

时间:2021-12-05 08:31:50 浏览量:
  2021年区委书记任期履职情况汇报

  强化在发展一线、民生一线、稳定一线培养锻炼、选拔使用干部;下面是工作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年区委书记任期履职情况汇报,希望大家喜欢!

  根据组织安排,2011年6月我到***工作。自2013年12月至今,担任***区委书记。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和区四套班子同志一起,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按照有关要求,现将个人任职期间选人用人责任、机构编制责任和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干部选拔任用情况

  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字”好干部标准,深入考察识别干部,严格选拔任用干部,从严监督管理干部,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实绩明显、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人任现职以来,区委常委会先后33次研究干部工作,共调整科级干部1129人次,其中,提拔158人(正科级领导职务44人,非领导职务19人;副科级领导职务64人,非领导职务31人),非领导职务转任领导职务76人,安置团职军转干部9人,交流377人,干部配备调整均报送市委组织部职数预审和过堂审核。

  1、严格标准,树立用人导向。

  一是一是坚持以德为先导向。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要位置,制定出台《关于严格干部德的考核实施办法》,坚持凡提必测“德”,突出“理想信念、政治纪律、职业操守、个人品德、廉洁自律”等五个方面内容,按照“述德、测德、问德、评德、察德、议德”六步工作法,采取“正向评价+反向测评”的方式,从日常工作、群众口碑、来信来访、关键时刻表现、对待名利态度中深入了解干部的德,并强化考“德”结果的运用。

  二是坚持发展一线导向。强化在发展一线、民生一线、稳定一线培养锻炼、选拔使用干部,引导干部向艰苦地区和复杂岗位流动。在干部调整配备工作中坚持“五个注重”,即配备区直部门主要领导,一般要有基层工作经验;配备乡镇党政正职,必须要有基层工作经历;配备乡镇班子成员,优先考虑有基层任职经历的人员;区级机关提拔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优先考虑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对长期扎根基层的优秀干部,优先给予明确职级待遇。

  三是坚持源头储备导向。建立全区党政“一把手”、党委副书记、优秀年轻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女干部、非党干部、优秀基层干部等“七支后备干部队伍”信息库,保证源头活水。制定《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五年规划》,三年内共组织400多名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开展素能竞赛,择优选拔100多名优秀年轻干部纳入后备人才库,为全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高素质的干部储备。2017年在全市率先开展差额推选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工作,择优推选出30名“80后”和22名“90后”年轻后备干部。先后组织后备干部到招商、信访等岗位实践锻炼、到经济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注重培养使用,择优提拔使用了1名“90后”和5名“80后”年轻科级干部。

  2、严格监督,强化日常管理。

  一是注重预防,加强前置监督。扎实开展省委组织部“新提任科级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公开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一诺三核”工作机制,形成了填报干部本人“诚信承诺”、基层党(工)委初审核查、区委组织部复审核查、职能部门专项核查完整的制度链条,先后对300余名考察人选实行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凡提必核”,同时每年还随机对10%科级人员进行抽查核实。建立组织部长“双向约谈”制度,及时对需要提醒警示的领导班子和干部“咬咬耳朵”、“扯扯袖子”,该做法入选全省干部监督工作特色做法材料选编。

  二是突出重点,加强权力监督。坚持三责联审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全面加强对“一把手”的重大事项决策权、人事管理权等权力的监控。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全面推行“一把手”“五个不直接分管”制度,全面落实《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强化在创卫创文、重点项目建设、房屋征收等重要领域和干部婚丧嫁娶、职务晋升、逢年过节、生病住院等关键节点的精准监督,确保对症下药、靶向监督。

  三是健全网络,加强全方位监督。建立“四卡一书”干部监督预警制度,坚持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干部监督“三员一网”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积极用好“12380”举报平台,畅通信访、电话、网络、手机短信“四位一体”举报渠道,实行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查机制,对违规用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失责必查、违责必究。

  3、严格培养,提高担当能力。

  一是加强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积极办好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班、每月“***大讲堂”的同时,结合区领导点题、职能部门荐题、科级干部选题,会同相关区直部门,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和井冈山、延安、临沂等党性教育基地举办各级各类专题培训班30余期,有效提升全区干部队伍理论素养、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干部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的勇气和能力。

  二是引导争做敢于担当的表率。鼓励干部担当作为,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执行重大任务、关键时刻表现等方面考核评价干部德才素质,着力选拔“想为、敢为、勤为、善为”的干部,重用矛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困难面前敢于攻坚克难、风险面前敢于担当负责、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持原则的干部。对因敢于担当作为而得罪人,在推荐考察和考核评比中得票不高、有争议甚至有非议的干部,要根据平时考核和日常了解辨明是非、主持公道。

  三是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强化对“为官不为”的查处问责力度,对严重缺乏担当、敷衍塞责、履职不力、作风不实的干部,坚持“不换状态就换人”,切实形成“有为者有位、不为者让位”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真正让能干事的有位置,让勤政干事的有信心,让庸懒无为的有危机,较好的提高了工作效能。

  四是严格纪律,营造清正环境。

  一是始终严格政治纪律。抓住政治建设“牛鼻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旗帜鲜明讲政治,进一步强化全区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党中央的旗帜立场、决策部署、担当精神为标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风清气正、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是持续开展作风建设。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十项规定成果,先后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深化年等活动,常态化开展“3+1”专项检查,加大明查暗访和责任追究力度,整治“四风”反弹、,隐身变异等突出问题;居专项巡察,覆盖21个地区、部门和26个村居,发现问题线索559条,党纪立案19人,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全区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不断强化反腐倡廉。坚持教育在先,连续16年组织新年廉政教育第一课、连续15年开展领导干部“510”警示教育大会,全区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明显提升;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决查处“三类人”与群众身边的“小官大贪”和“微腐败”问题,深入开展“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任职以来全区共立案442人,其中乡科级以上干部31件。

  二、机构编制执行情况

  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有关机构编制方面的政策规定,完成了各项机构改革工作。本人任现职以来,共新增公务员202人,事业单位人员849人。公务员共出编248人,事业单位人员共出编879人。

  1、坚决执行机构编制政策。

  一是强化机构编制领导。认真贯彻执行机构编制工作的各项政策法规,凡涉及机构编制的重大事项,坚持区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要求各级负责同志带头学习相关政策,切实增强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意识和执行机构编制管理各项规定的纪律观念,提高依法履行机构编制工作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修订议事决策规则。制定出台《***区机构编制委员会议事规则》,规范了区编委会议事原则、议事范围、议事程序,明确了议事纪律以及决议实施。

  三是严守机构编制“红线”。虽然我区编制资源先天不足,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和社会事业发展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但通过内部挖潜、及时出编、政府购买服务等手段,确保编制总量不超上级机构编制部门下达数额,力保社会事业发展和重大改革需求。

  2、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纪律。

  一是严肃机构设置。严格执行“政府机构限额不得突破、行政编制总额不得突破”的“两个不得突破”要求,不超机构限额设置机构,不擅自更改机构的性质、规格和职责权限,不擅自变更机构层级、调整机构隶属关系和经费渠道,不超机构规格设置内设机构,不擅自变动、变更机构名称。

  二是坚持过程控制。坚持“严字当头、只减不增”原则,全面实施编制使用核准制度,按照“超编单位只出不进、满编单位先出后进、空编单位按需进人”原则,满(超)编单位一律不予下达用编计划。

  三是严格监督问责。认真贯彻落实和严格执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等规定,将机构编制政策规定执行情况纳入巡视检查、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加大机构编制常态化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依纪依法追究责任,有力地促进各级各部门增强机构编制意识。

  3、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全面策应园区建设。机构调整对机构编制管理提出的新要求,适时对一些单位和部门的机构、人员编制调整优化。先后实行卫生、计生“二合一”和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合一”改革,分别组件卫计委和市场监管局,推动监管重心下移,完善执法体制。整合行政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职务犯罪预防等职能相近机构,组建区监委。优化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妇幼保健和计生技术服务经办机构。理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整合现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经办机构。积极策应实施“515”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下达专项引才用编计划,为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担当作为,苦干实干,统筹推进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

  1、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把***发展放到全局中去思考与谋划,推动中央和省、市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得到贯彻落实。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抓贯彻。牢牢树立“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委、市委保持步调一致。认真研习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根植于心、见诸行动,不断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和履职水平。中央和省、市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后,区委都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把准核心要义,推动落地生根。

  二是紧扣目标任务抓贯彻。始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提升、民生改善和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又好又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 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XX亿元,年均增长XX%;2017年一般公共财政收入XX亿元,税收占比XX%以上,财政收入结构更加合理,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XX元、XX元,分别增加到2017年的XX元、XX元,年均分别增长XX%、XX%。全面小康综合实现度为96.39%,稳居苏北前列。

  三是立足***实际抓贯彻。坚持理论学习和深入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和领导发展的能力。针对未来发展目标的问题,八届区委对***发展现状、发展形势进行了深刻研判,旗帜鲜明提出“发展高质量、总量上台阶、苏北当前列、全省争先进”的新目标,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老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双管齐下、创新引领与改革推动双向发力,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双翼齐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

  在第八次党代会上,旗帜鲜明的提出了“一二三四五”总体思路:即“咬定一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两大转型”(推动产业转型,推动城市转型),“秉持三先追求”(“全市当先、苏北领先、全省争先”工作追求),“实施四大战略”(实施项目立区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绿色发展战略、民生共享战略),“建设五个新城区”(努力建设转型升级先行区、城乡一体示范区、生态宜居魅力区、开放包容活力区、民生幸福和谐区)。

  2、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始终坚持产业强区第一发展方略不动摇,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齐头并进,三次产业比从2013年底的XX:XX:XX调整到2017年的XX:XX:XX,初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为引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高效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新兴产业提质发展。环保科技、光电信息、高端装备、新型材料等四大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引擎,新兴产业产值从2013年底的XX%增长到2017年的33.6%,为全区贡献了27.8%的工业开票销售和33.4%的制造业税收。盐城环保科技城目前集聚了中电投、菲达、龙净等12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和中科院、中国环科院、清华、南大等近30家高校院所研发机构,创成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高新区等29个省级以上品牌,成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领军企业集聚最多、大气治理特色最明显的环保产业园区。

  ***经济开发区主攻光电信息、新型材料产业,光电信息产业在新型电机、有机薄膜太阳能、硅纳米材料等高端项目上取得突破,新型材料产业在非晶材料、高分子安全防爆材料、工业纤维材料等方面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着力打造2.5产业园,建成16万平方米的高新科技孵化区,创成省两化融合示范区、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二是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服务业是***的优势产业,我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稳居全市前列。近年来,我们一手抓现代服务业培育引进,一手抓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全力主攻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2017年,3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营业收入从2013年底的XX亿元增长到153.2亿元,实现税收6.62亿元。

  现代物流园区目前建成专业市场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近百亿元的红星美凯龙项目落户,创成中国专业市场示范区、中国物流示范基地,成为中国物流园区50强。文化创意产业园推出中国首部国产3D动漫电影《龙之谷·破晓奇兵》,创成省级特色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市第一。总部经济加快发展,全区目前共建成较大总部经济楼宇商务楼宇29幢,总面积63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2500多家,实现税收4.63亿元。

  三是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坚持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大力发展近郊农业、都市农业,不比规模比特色、不比数量比效益、不比品种比品牌,突出“既能赚钱又能观光、既能生产又能休闲、既有基地又有市场”的方向,聚力打造大市区“绿色菜园”“生态果园”“休闲花园”。积极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切实强化“接二连三”,全区高效农业面积占比达70%,110个农产品通过了“三品”认证,培育了10个“亭字头”系列农产品商标,建成了65个休闲观光基地,农业基本现代化体系建设跻身全省第二方阵,位居全市前列。

  3、全力主攻重大项目。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持之以恒将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投资、稳定增长的第一抓手,组织开展“产业项目载体提升年”、环博会等活动,加快集聚发展要素,不断增创发展优势。

  一是重抓项目建设。围绕新兴特色产业,主攻世界500强、行业前3强、国企、央企等知名企业,中电投远达、中建材凯盛、中鹰国际装配式建筑科技产业园、北京汉能等领军企业成功落户。全面落实“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铠胜盐城产业园、中天电气产业园、科邦防爆产业园、德申光纳米、红星美凯龙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列市“两重”“三百”工程项目和区“两重”项目顺利推进,中车轨道交通、中海华核电、千寻3C等一批高端装备、电子信息项目投产运营。2017年,全区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年86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38个。

  二是深化为企服务。对规模骨干企业进行定期分析研判,对新上企业动态跟踪监测,对困难企业落实帮困措施,企业增长面位居全市前列。扎实开展“进千企、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区四套班子成员和科级干部全部挂钩服务企业,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落实政策、争取资金、推进项目。深入开展“争星创优”活动,设立工业奖励基金5000万元,重奖四星级、三星级企业。

  三是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吉地达、科行、伯乐达等多家本土企业与央企上市公司成功重组。扎实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双十行动”三年计划,筛选了长虹智能装备、凯斯博电梯等10家拟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由国有平台直接提供融资担保,每笔担保额达2000万元。目前全区共有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2017年,江苏光电、悦诚新材料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全市第一。全区销售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纳税超千万元企业分别达32家、16家。

  4、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坚持“改革是最大红利”的理念,最大限度释放改革动能,激发发展活力。

  一是深入实施重点改革。以“放管服”改革为重点,在全市率先推行“一证融合”“一号通行”“一网联通”,80%以上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基本实现“3550”目标,入选“2017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面完成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全国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成区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量居全省前列、综合考核全市第一。

  国有林场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实现全市首家农民互助社转籍,为维护农村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作出了有益探索。去年6月份我区被列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清产核资、成员确认工作,年内基本实现村级股份合作社全覆盖。

  二是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坚持创新驱动,与35家高校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关系,建成8个创新创业载体,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成立江苏盐城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清华大学第一个校外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科技进步贡献率接近60%,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区、省级创新型试点区。深入推进“***英才集聚计划”和“515”引才计划,累计引进“千人计划”等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0多名,被评为省人才工作成绩突出县(市、区)。进一步厚实民营经济发展土壤,去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超1.1万户,总量居全市首位;一般纳税人超2500户,增速领先全市。

  三是加快推动开放融合。与30多家央企、上市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产业承接、园区共建、人才交流等方式,密切与日韩港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往来,环保科技城主攻对欧美的招商,经济开发区重点加强对韩国、台湾的招商,新洋经济区瞄准对香港的招商,注册外资实际到账从2013年的X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X亿美元。

  5、全力补齐民生短板。坚持把民生幸福作为永恒主题,每年组织实施一批民生实事工程,不遗余力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在富民增收上,出台聚焦富民十条意见,推动就业创业,去年新增就业、再就业2.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稳居苏北前列。

  在民生实事上,出台《***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城乡供水、垃圾处理、集镇污水处理、城乡公交一体化。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建成全省首家县级国家健康促进与教育示范基地,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基本形成。

  扎实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农村康居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提档升级农村公路385公里,改造完成900多户农村危房。在脱贫攻坚上,认真实施精准扶贫,组织区镇村三级党员干部开展“三清三实三帮”大走访活动,全区6835户、13749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实现全覆盖,确保到2019年全区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在社会保障上,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城市“三无”对象等社会救助标准全市最高。

  在社会治理上,扎实推进“法治***”“平安***”建设,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落实”“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构建阳光信访体系,建成区、镇、村三级治理服务平台,形成“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基层管理新模式,刑事案件发案数大幅下降,连续12年被命名为省社会治安安全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作为党委班子主要负责人,几年来始终坚持以身作则、放好样子,凡是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带头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搞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更不劳民伤财,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带头开展“三解三促”、扶贫帮困等活动,对挂钩的企业、项目、镇村和低收入农户,坚持定期深入基层一线,真心实意帮助解决矛盾难题。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四个不直接分管”和末位发言制度,凡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区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坚决不搞临时动议,不随意减化、变通程序。

  带头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加强思想交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与同志们真诚相处、坦诚相待,切实增强协作共事合力。带头执行《廉政准则》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全面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从严管好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始终保持廉洁干事的过硬形象。

  任职以来,我尽管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深感有不小差距:重特大项目还不够多,科技创新还不够强;居民增收、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还有很多短板;少数党员干部能力作风仍需进一步提升等。今后工作中,我将不断加强研究学习,提高决策能力,更好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作出更大贡献。

推荐访问:任期 情况汇报 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