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制度
基层党支部会议制度,主要是指党支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的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也是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
(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的大会,支部党员大会由党支部书记召集,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必要时可随时召开。
会议内容:1.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2.组织党员学习中央、省委和上级有关精神;3.听取和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4.讨论通过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等;5.讨论提出对党员的奖励和处分的意见,决定职权范围内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6.选举新的支部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增补和撤销支部委员;7.研究决定本支部的重大问题;8.其他涉及需要党员审议、表决、监督或要向党员通报的事项。
会前准备:1.召开支部委员会讨论和通过支部党员大会的议题、日程和时间安排;2.党支部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将拟召开党员大会的时间、地点和议题,于会议召开前三天书面报告上级党组织;3.党小组长在会议前一天将会议时间、地点、议题等内容通知到党员本人(包括组织关系在本支部的流动党员),并将会议通知结果和预计到会情况报告支委会;4.支部委员会准备会议所需资料等。
支部党员大会由党支部书记主持,党支部书记不在时可委托党支部副书记主持。会议实行党员到会签名制度,开会前向与会党员通报到会情况,之后按既定议程组织会议。支部党员大会结束后,党支部必须在三日内向上级党组织书面报告会议情况,内容包括党员到会情况、表决及决议情况等。换届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必须达到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否则会议无效。支部党员大会可以采取举手和无记名投票两种方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对发展党员等重要事项必须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并按照相关具体要求作出决议。对多个事项或多个名单进行表决时,应逐一表决。支部党员大会结束后,党支部应在三日内向上级党组织书面报告会议召开情况。
(二)支部委员会会议。主要任务: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指示、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和意见;2.讨论通过年度支部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3.研究讨论需提交支部党员大会的议题;4.讨论研究后备干部的培养,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工作;5.抓好支部委员会自身建设,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等;6.研究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确定党员发展对象,评选优秀党员、认定不合格党员;7.其他需要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的事项。
会前准备:1.党支部书记收集、整理并确定支部委员会议题,党支部委员可向党支部书记提请召开支部委员会就某议题进行研究。2.党支部副书记或组织委员负责将会议时间和主要议题通知全体委员。3.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全体委员参加,必要时可吸收党小组长或有关党员参加。
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书记主持,党支部书记不在时由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到会委员超过三分之二方可召开。支部委员会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制度。根据会议内容,可以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等表决方式,应到会全体委员的半数以上通过为有效。遇票数相等或有重大分歧时,应暂缓作出决议,待取得一致意见时再另行决议。如长时间意见不一致或特殊情况急需决议时,党支部书记应将讨论和表决情况报告上级党组织,请求上级党组织予以裁决。
(三)党小组会议。党小组会议是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对本小组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制度。
主要任务是:1.贯彻落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传达支部委员会决议,讨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及每个党员应承担的任务;3.检查执行支部党员大会决议的情况,组织党员汇报思想、工作、学习和执行决议的情况;4.讨论有关党内事务,如改选党小组长,酝酿支部委员会候选人和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等;5.讨论分析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思想、学习、工作状况和评选优秀党员等情况;6.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7.开展党员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8.其他需要党小组会讨论决定和贯彻执行的事项。
党小组会由党小组长负责召集,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小组长会前一天将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通知本党小组每位党员。党小组会由党小组长主持。
党小组长一般由党龄较长、党性强、群众威信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同志担任。党支部划分党小组应根据党支部党员的数量、分布、工作需要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按照易于集中、便于管理、新老搭配、强弱互补、利于工作的原则设置党小组。每个党小组至少有3名党员,其中至少有1名为正式党员。预备党员不能担任党小组长,支部委员会委员应以普通党员身份编入党小组。
二、党课制度
党课制度是以讲党课为主要形式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一种制度。
党课内容:1.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知识教育;2.党规、党纪、党风廉政教育;3.科学文化知识和适合本地本单位的实用技术;4.上级党组织规定的必读书目及文件材料;5.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方针、政策、法规的学习教育;6.联系党员实际或中心工作,需要加强学习的有关知识。
党课由支部委员会负责组织,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党课由组织委员负责制定计划,党支部书记审定后组织实施。宣传委员负责联系授课人员,准备授课内容。一般情况下,党课与党员大会一并组织、依次安排。
党课授课人一般为村党支部书记或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也可以邀请党校教师、党员领导干部或先进典型人物、有特长的党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根据党员队伍实际,每年至少为同级班子成员、下一级党员领导干部和所在支部党员各讲1次党课;其他党员领导干部结合分管工作,每年至少为分管领域、分管部门单位和联系点党员各讲1次党课。
党课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各党小组进行讨论,人员较少时可以组织全体党员集中讨论。讨论结束后,及时向党支部汇报讨论情况,党支部要主动掌握全体党员的学习情况,必要时可组织全体党员进行讨论交流,巩固和深化党课教育效果。
三、党支部主题党日制度
党支部主题党日制度是指党组织结合实际情况每月固定一天时间,组织党员开展学习讨论、交纳党费、现场教学、党性分析、民主议事、志愿服务等活动旨在强化党员意识、发挥党员作用的制度。党支部要紧扣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以及本部门本单位重点任务,紧密结合实际筹划主题活动。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一般由党支部书记主持,主题活动前要向党员告知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现场一般应悬挂党旗,党员佩戴党员徽章,活动结束后要认真做好活动总结。每年年初,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要结合重点任务和重要节日,对全年活动主题作出预安排,指导所属党组织开展好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要严肃组织生活纪律,党员无正当理由缺席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3次以上的,党支部书记要对其进行诫勉谈话;无正当理由连续6次不参加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视情况给予组织处理。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要利用春节、农忙返乡等时机积极参加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四、民主生活制度
民主生活制度是指党支部书记和委员除了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生活会外,还必须参加以检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会议。党支部根据有关要求研究确定民主生活会的议题和时间,民主生活会召开前3—5天,党支部要将民主生活会准备情况向上级党组织进行专题报告,以便上级党组织派人参加。党支部要向群众征求意见,班子成员之间要广泛开展谈心谈话,初步达成共识。
民主生活会一般由党支部书记召集并主持,党支部委员要重点查摆以下情况:1.贯彻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情况;3.艰苦奋斗、清正廉洁、遵纪守法情况;4.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情况。
党支部委员之间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摆支部班子及成员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任务清单,认真记录会议情况。民主生活会后10天内,要向上级党组织报送会议情况报告、会议记录、整改措施等内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会议情况。因故没有参加会议的党员,由主持人或主持人委托出席会议的其他同志将会议情况和意见建议转告缺席党员。
五、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是党支部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员标准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的制度。民主评议党员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措施,一般安排在每年“七·一”或十二月份进行,也可以结合党支部年度组织生活会开展。
前期准备:1.制订方案。党支部认真研究分析党员情况,拟定评议方案,以党小组为单位提前通知党员做好准备,组织填写《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确保党员参与率。2.量化标准。对照民主评议内容,广泛征求意见,科学设置分值。3.学习动员。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及党内相关文件,明确党员标准。4.自我总结。党员对照党员标准和民主评议内容,认真总结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情况。党员总结材料一般由党小组长审核把关,党支部书记总结材料由上级党组织审核把关,党支部班子其他成员和党小组长的自我总结材料由党支部书记审核把关。
评议内容:重点评议党员遵守法纪、思想表现、工作作风、履行职责、发挥作用、道德品行等方面的情况。评议程序:民主评议党员按照党员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组织评定等进行,按照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确定党员评议等次。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党员人数通常不超过党员总数的20%。党支部党员人数较多时,党员自评和党员互评可以党小组进行。
结果运用:党支部应及时将民主评议党员情况报基层党委备案,适时向党员本人反馈评议等次。对评议为优秀等次的党员,党支部要通过适当方式进行激励,并优先向上级党组织推荐表彰;对评议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次的党员,党支部书记要与党员本人进行谈话,了解有关情况,严肃指出不足,帮助改进提高。
预备党员参加民主评议,但不确定等次。民主评议过程中发现预备党员不具备党员条件或有违反党的纪律情况,经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可以延长其预备期或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六、党员汇报制度
党员汇报制度是党员向党支部或党小组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接受党组织教育、帮助、监督和管理的制度。党员向党组织汇报有集中汇报、书面汇报和个别汇报三种形式。
汇报内容:1.贯彻执行支部决议和完成党组织交给任务的情况。2.近期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3.参加党支部活动和缴纳党费情况。4.遵守党纪和国家法律、法令、政策情况。5.了解的好人好事和不良倾向,群众的情绪和要求。6.对党组织或任何党员提出批评和建议。7.本人认为应向党组织说明和反映的其他情况。各级党组织要把党员定期汇报思想和重点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党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作为年终确定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
七、报告工作制度
报告工作制度是指党的支部委员会定期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工作的制度,原则上每半年报告一次。党的支部委员会处理重大问题、部署紧急任务或遇到特殊情况时,应及时召开党员大会向全体党员报告有关情况。
报告内容: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2.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情况;3.近期工作完成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4.研究处理新情况、新问题及改进工作的措施等;5.其他应向党员大会报告的重大事项。
会前准备。党的支部委员会会议研究拟定党员大会的时间、议题、日程等有关事宜,并向上级党组织请示报告。上级党组织批复同意后,由党的支部委员会书记或指定其他党的支部委员会委员进行会议前期筹备,广泛听取意见,修改完善报告。
召开会议:党员大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党员到会方能举行。会议由党的支部委员会书记主持并代表班子向党员大会作工作报告,党的支部委员会书记不能参加会议时,可委托副书记参加,并邀请上级党组织派员参加。根据报告内容可以适当扩大党员大会列席范围,列席人员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党员要对党的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进行认真审议,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如有批评意见和质疑,党的支部委员会书记应负责任地作出说明和回答,也可以在党员大会闭会后及时作出答复。未到会党员意见可以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采用口头、举手、无记名或记名投票等方式,对工作报告或需要表决的事项进行表决,工作报告或需要书面意见不能计入票数。会议决定多个事项的,应逐项表决。
会后工作:党员大会形成的决议、决定应向上级党组织备案并通过党务公开栏进行公示。会议形成的决议、决定由党的支部委员会领导班子负责组织实施,全体党员必须坚决执行。